当前位置:
首页
> 调研成果 > 专题研究
赴浙江省考察学习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情况的报告
发布日期:2018-05-23 浏览次数: 字号:[ ]

为了借鉴学习浙江省“放管服”改革方面的先进经验,推动我市“放管服”改革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,按照市委、市政府主要领导要求,3月12日至16日,我带领市政府办公室、市编办、市发改委、市政务服务中心、市信息化办负责人组成考察组,赴浙江省商务厅、杭州市及所属的滨江区、江干区,金华市及所属的永康市、义乌市等地考察学习,通过现场考察各地政务服务大厅,与部门座谈讨论,和基层干部、群众深入交流等多种形式,重点就政务服务大厅运行情况、“最多跑一次”改革、投资项目审批改革、政务服务网建设等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方面的先进经验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考察。通过学习使我们解放了思想,深化了认识,开阔了眼界,找到了差距,理清了思路,获益匪浅,收获颇多。现就具体情况报告如下:

一、浙江省“放管服”改革工作先进经验

浙江是改革开放的先行地,是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的萌发地,“最多跑一次”是浙江深化‘放管服’改革的重要实践。2016年,浙江省委主要领导在基层调研时,群众和企业反映希望在审批制度改革、“四张清单一张网”建设的基础上,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,使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一件事最多跑一次就能办成。2016年12月,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毅然提出要推进“最多跑一次”改革。一年来,浙江全省上下众志成城、合力攻坚,推动改革从理念化为实践、由承诺成为现实。最新调查显示,“最多跑一次”实现率达到87.9%、群众满意率达到94.7%。浙江已成为“审批事项最少、办事效率最高、政务环境最优、群众和企业获得感最强”的省份,党中央、国务院充分肯定,中央深改办明确要求向全国推广。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将“最多跑一次”写入政府工作报告,明确提出深入推进“互联网+政务服务”,使更多事项在网上办理,必须到现场办的也要力争做到“只进一扇门”“最多跑一次”。浙江的实践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
(一)领导高度重视,组织机构健全。浙江省各级党政领导高度重视“放管服”改革工作,把此项工作作为党政一把手工程来抓,以“最多跑一次”改革为突破口,形成了各级主要领导抓统筹、牵头部门抓推进、其他部门抓落实的工作机制,取得了显著的成效。杭州市委书记多次调研并召开专题会议,听取“最多跑一次”改革相关工作汇报;市长以普通市民身份到政务大厅实地暗访;常务副市长每个季度召开全市“最多跑一次”改革工作现场推进会。市人大、市政协充分发挥自身职能作用,牵头开展推进“最多跑一次”改革的督查调研,全面了解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群众和企业对改革的诉求。为了打通部门间信息壁垒,实现数据共享,义乌市要求各部门系统要限期与浙江政务服务网实现对接,单位一把手要么出让数据,要么让位子,通过强硬措施,打通数据交换、共享和应用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实现了“义网通办”。在工作机制方面,杭州市成立了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办公室,副地级建制,内设四个处室,下设市民之家、行政服务中心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“一家两中心”,义乌市常务副市长兼任政务服务中心书记,增强了协调能动性,提升了组织执行力。杭州市和金华市都在市编办成立了“最多跑一次”办公室。

(二)推行“一窗受理”,政务大厅建设标准高。我们所到的几个城市,政务大厅普遍规模较大,功能齐全,分区合理,实现了办事大厅现场、网上、咨询“三位一体”标准化建设。金华市行政服务中心办事大厅面积达到了18000平方米,设置税务、公安、社保等11类主题服务功能区。江干区行政服务中心(公共资源交易中心)按照“行政审批、便民服务、资源交易、效能监察”四位一体原则,打造便民、阳光、高效的综合性政务服务平台,中心面积7600平方米,是杭州市主城区规模最大、功能最全、布局最优的政务服务中心。一是优化设置大厅办事窗口。几个城市的政务大厅窗口设计完全打破部门界限,按照办理阶段、监管服务、社会管理等功能设置综合窗口,变群众找部门为群众找政府,实现了“一窗受理、集成服务”。二是政务服务事项进驻到位。按照“大厅之外无权力”的要求,深入推进“两集中、两到位”(部门审批事项向一个科室集中、行政审批科室向政务服务中心集中;保障进驻政务服务中心的审批事项到位、审批权限到位)工作,除已实现特殊场所驻点办理和实现基层就近办理的事项外,所有企业和群众到政府办事,包括党委组织部门办理党员组织关系等事项都进驻行政服务中心。三是充分体现便民利民。几个城市的政务大厅处处体现出人文关怀,每个大厅都有自助服务区,如滨江区制定了“所有窗口等待时间不超过半小时”的目标,设立了“快餐窗口”,专门办理一些准备材料简单、审批耗时不长的业务,有效减少群众排队时间。根据2017年5月份的数据统计,滨江区行政服务中心江南办事大厅各部门窗口平均等待时间14.15分钟,最长等待时间30.4分钟。增设多台24小时“不打烊”自助服务机,群众随时可以办理不动产档案查询、房产档案查询、社保信息查询和市民卡服务等事项。在服务大厅增设了EMS窗口,第一时间将办理好的证照免费快递到群众的手中,还提供免费复印、75分钟免费停车等服务。杭州市政务大厅设置了充电处、办事群众休息区、咖啡区,大厅的警务E超市,办理临时身份证全程自助拍照、自助录入信息、自助交费、自助打印证件,拿到证只需40分钟。四是办事咨询投诉流程规范。杭州市整合优化统一政务咨询投诉举报平台,全面构建“一号问、一网查、一网答”体系。以“12345”为基础,建设统一政务咨询投诉举报平台,并开设“最多跑一次”接听专席,通过拨打“12345”市长公开电话,受理并答复群众和企业诉求的事宜。义乌市为了方便群众,将31条政府部门热线和64个对外咨询投诉电话号码整合为一个96150热线,形成非应急的政府“一号对外”,聘用58个临时用工人员,包括节假日在内,24小时全天候接听处置热线电话,要求接线员当场处置率不低于90%。

(三)网上平台建设完善,实现数据互联共享。网络平台建设是实现网上办理政务服务事项的先决条件,我们所考察过的几个城市,政务服务网络平台都比较完善,系统纵横对接,信息数据互联互通。一是依托浙江政务服务网,搭建了“一窗受理”平台,加快推进政务服务由传统模式向信息化、网络化转变,建成了统一的电子签章、电子证照平台,实现了电子证照库、人口综合库、法人综合库等大数据库的完全对接。二是实现“一窗受理”平台和部门政务服务业务的对接。金华市完成了与19个省级部门22套垂管系统、市发改委等9个部门12套市级部门自建系统、县(市、区)21套自建系统与一窗受理平台完全对接,形成了上下贯通、纵向联动的统一政务服务平台,实现了数据归集、共享和应用,真正做到让“数据多跑路,群众少跑腿”。义乌市做好“通”字文章,成立了大数据管理中心,建立公共数据管理平台,实现“义网通办”,有效归集全市35个部门的数据信息,实现了数据归集、共享和应用,2017年全市数据管理平台信息共享应用17.1万次。三是金华、义乌等市加快移动办事终端建设,推出集咨询、办事、评价等功能于一体的统一移动APP,广泛应用综合自助办事服务机等电子设备、设施,用“网上办”代替“现场办”,变“网上办”为“移动办”,织起了数据跑路的网,延伸了窗口服务的手。

(四)突破审批难点,投资项目实现提速增效。投资项目需要国土、环保、住建、消防等10多个部门的审批,手续复杂,耗时也长,从招投标开始到项目建成,企业经办者跑政府部门往往需要十几次,被视为“最多跑一次”改革中“最难啃的硬骨头”之一,杭州、金华等地在破解这项难题方面,做出了有效的探索,为我们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。杭州市滨江区的创新做法是:“三提速”+“把好四道关”,即:提前介入、实施方案模拟审查实现提速,在土地出让、项目备案、规划用地许可证办理等阶段,同时对企业的施工方案设计进行模拟审查,实行并联审查,企业摘牌拿地后,即可直接进入正式的审查,一般可节约近3个月前期审批时间;方案设计和初步设计“二合一”联合审查实现提速,企业取得《国有土地使用权证》和《用地规划许可证》并完成方案和初步设计后,由住建局牵头召集发改、商务等参审单位对方案和初步设计办理“二合一”联合审批手续,并进行方案和初步设计公示,公示合格后,出具方案和初步设计“二合一”正式批复,一般可节约近1个月前期审批时间;上下分步,实施桩基备案实现提速,允许把建设项目分成地上和地下两个部分,上下分步,分开审查,拿到“二合一”批复之后,就可以集中先行完成桩基部分施工图,在承诺上部结构不变的前提下,对桩基进行先行施工,可节约项目桩基部分施工时间约6个月;同时把好质量关、安全关、环境关、资金关“四道关口”,做到破常规不破法规。义乌市的创新做法是:实行投资项目“标准地+承诺制+代办制”改革,“标准地”指在金华开发区、金义都市新区科技城试行“标准地”制度,全面开展区域规划环评、节能评估、地质灾害评估、压覆矿评估等区域评价,对新增工业用地带着能耗、环境、建设、亩产等标准招拍挂,为企业投资项目“最多跑一次”和承诺制改革奠定基础。“承诺制”指出台了依法依规前提下实施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的方案,对符合标准的企业投资项目,由企业自主选择并按照制定的标准作出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承诺,并进行公示。企业作出承诺后依法依规自主开展设计、施工等相关工作。“代办制”指每一个项目,确定专人跟踪联系,为企业提供服务、督促各有关部门推进各项审批。在项目落点前,代办工作人员与项目企业对接人提前沟通,编制代办清单;在项目落点后,代办工作人员跟踪及时协调处理项目推进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和困难,开展并联审批,开好联席会议,变“企业跑”为“政府跑”,加快项目开工建设;在项目建成后,代办工作人员就会主动帮助企业办理有关的竣工手续,通过全程代办,跟踪服务,及时解决项目审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,大大提高了审批效率。在项目审批上,均采用网上审批和窗口服务相结合的方式,既充分利用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实行并联审批,又将住建、规划、环保等项目涉审单位整体入驻政务大厅,进行服务咨询和受理接件,实现了线上线下的有效对接。通过再造流程集中服务,使产业投资项目审批时限大幅压缩,杭州市滨江区过去审批时间平均为16个月,目前缩减为100天;义乌市产业审批项目的平均时间缩减为50天。

(五)推动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,实现政务服务就近办。浙江省在最多跑一次改革方面,提出要推行的四办改革即“简化办、网上办、就近办、移动办”,与我省提出的“一窗办、一网办、简化办、马上办”相比较,更强调方便群众,让群众少跑路甚至不跑路。一是实施多网点服务模式,方便群众就近办事。金华市的市场监管部门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推出“工商注册通”,金华市民可以在市区的90个银行网点享受新设企业从名称预先核准、登记核准、证照打印到账户开立全过程的“一站式”代办服务。义乌市人社局提出两个10分钟:“10分钟服务圈”(10分钟的车程到达办事网点)和“10分钟办理圈”(10分钟办完服务事项),将社保业务从市级下延至区级经办机构、乡镇(街道)、社区平台、中心村、社会保障·市民卡网点等,76项人社业务实现“市区联办”,城镇职工参保登记、变更登记、参保查询打印等10项人力社保业务可在银行设置的17个社会保障·市民卡网点办理;市本级公积金贷款和提取改为在各大银行定点网点办理,方便群众就近办理;市公安局在距离城区较远,人口、企业比较集中的中心乡镇设立23个基层综合服务窗口,户籍、交管、出入境、消防等业务集中进驻。同时推行交警、医院、邮政三方合作的“警医邮”便民服务,在全市200个邮政服务点设立“警医邮”服务窗口,办理交通违法处理、驾驶证期满换证、抵押登记等4大类12项政务服务事项。如驾驶证期满换证,以往需要到医院体检、照相馆拍照、车管所办证“三头跑”,现在就近的邮政服务点就能办好,此做法已在全省进行推广,真正做到了让群众办事“更快、更近、更优”。二是加强基层便民服务体系建设,促使基层群众办事不出乡镇(街道)、不出村(社区)。以统一的政务服务网业务办理平台为支撑,推进“一窗受理、集成服务”改革向乡镇(街道)便民服务中心、村(社区)代办点延伸。目前金华市152个乡镇(街道)全部建立了乡镇便民服务中心,2690个村(社区)建立了便民服务中心,1265个村(社区)建立了便民服务代办点。

在浙江考察学习的短短几天,每到一处,我们都为浙江省各级党委政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情怀所感动,为他们在便民、利民、为民服务方面所做的探索和努力所折服。从层层下放权力事项到“最多跑一处”、“最多跑一次”改革,从政务大厅优化服务到“一网通办”,到目前的各处设立便民超市、便民代办点及手机移动APP等,每一步探索和尝试,其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方便群众,让群众少跑路,少打麻烦,少为难群众,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。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,服务群众没有一劳永逸的万能方法,群众需要的,就是我们各级政府应该作为的,只要我们牢固树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,一切为了群众,想群众之所想,站在群众的角度研究和解决问题,坚持需求导向、问题导向、效果导向,从与群众生产生活关系最紧密的领域和事项做起,在群众反映最强烈、最渴望解决、最难办的事情上突破,以敬民之心,行简政之道,以优化服务,开便利之门,用群众感受的“小变化”造就政府运行的“大变革”,就一定能够打造群众信赖人民满意的政府。

二、我市存在的问题与差距

近年来,我市在“放管服”改革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,在2016年全省“放管服”改革实施效果第三方评估满意度测评中以总得分80.95%位居全省第一,改革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,但与浙江省先进的做法和成功的经验相比,与省委、省政府的要求相比,与兄弟市州这几年加快推进改革的力度相比,与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相比,还存在很大差距。

(一)思想认识还不到位。个别部门、单位对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工作的重要性、艰巨性、复杂性认识不足,工作上缺乏不怕麻烦、主动担当的精神,仅满足于落实好省、市政府安排的工作,创新改革意识不够,工作积极性、主动性不强。

(二)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度不够。“两集中、两到位”落实不彻底,目前仍有个别单位未在大厅设立办事窗口,事项未能全部入驻大厅办理,政务服务大厅部分服务窗口只扮演收发室或咨询处角色,办理仍在部门内部。网上办件量少,完成省上下达的“年底前实现80%的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下的最多跑一次”目标还有一定的难度。

(三)信息孤岛依然存在。目前,纵向上,实现了与甘肃政务服务网的省市县三级互联互通;横向上,部门自建系统、部门使用的国家统建或省级统建系统未与甘肃政务服务网实现对接,据市信息化办初步统计,市级共有136个政务服务信息系统,其中,国家统建46个,省级统建76个,市级自建14个,除行政审批系统与甘肃政务服务网实现了数据对接,公共资源交易平台、投资项目在线审批平台与甘肃政务服务网实现了链接对接外,其他系统信息数据无法实现交换共享,距离“一站式”办理存在很大差距。

(四)事中事后监管薄弱。监管方式和手段有待改进,监管责任还需明确,推行综合监管、强化信用监管、实行审慎监管函待提高,跨部门联动多方参的协同监管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,多头执法、重复执法的问题依然存在,建立全覆盖、常态化、连续性的“互联网+监管”模式进展缓慢,监管效率不高。

(五)宣传力度不大。对“放管服”改革各项法律法规、惠民政策、办事流程宣传力度不大,群众知晓率不高。部门在推进改革过程中,主动总结工作中典型经验和工作做法的意识不强,没能探索创造出一些对全局工作具有借鉴性、指导性的典型经验做法。

三、对我市“放管服”改革的启示及下一步工作建议

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,借鉴浙江省杭州市、金华市等地好的做法和先进经验,当前,我们要以省委、省政府提出的“放管服改革突破年”和“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年”为契机,结合我市实际,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:

(一)加强组织领导。将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工作作为“一把手”工程,建立党政领导“一岗双责”工作责任制,主要领导亲自挂帅,分管领导具体抓,督促各分管部门,制定工作目标,尽快拿出工作方案,逐步推出一批便民利企的举措。督促市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领导小组下设的10个工作组认真履行职责,拿出各自的工作方案,制定分年度工作目标,完善工作措施,每周向办公室报送工作进展情况,强力推进各个领域的“放管服”改革工作。各级各部门都要结合部门和行业特点,从破解制约发展的具体问题入手,主动作为,不懈努力,争取年内有新突破、新进展。要充分发挥人大、政协和各群众团体、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,全市上下心往一处想,劲往一处使,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“放管服”改革,优化营商环境的强大合力。

(二)完善体制机制。要科学做好顶层设计,尽快研究成立市政府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,充实相关科室,优化职能配置,抽调专门人员,建立完善一月一调度、一月一通报、季度召开领导小组会的工作机制,有序推进工作。同时,将全市21家非警务、非企业类热线电话统一整合到“12345”市长热线上,成立政务服务热线,建立“统一接收、按责转办、限时办结、统一督办、评价反馈”的工作机制,加强人员配备,24小时全天候接听群众来电,实现一个号码响应群众诉求,最大限度方便和服务群众。

(三)全面推进“一窗受理”。由市政务服务中心负责,研究制定推进“一窗受理、集成服务”改革工作实施方案。按照“两集中、两到位”的要求,加快推行一窗受理模式,将承担行政审批及服务工作的科室整建制进驻政务服务大厅,实现审批部门在政务服务中心的物理集中;按照中央和省上要求,积极推行大部门制改革,对职能相近的部门整合,将市政务大厅原有的54个市、区部门(单位)窗口通过整合,分设成项目审批、商事登记、科教文旅、农林水务、交通运输、公安司法、社会事务7个服务区,全面破除体制性障碍和机制性瓶颈,实现职能整合、流程再造、审管分离的化学融合。按照“窗口统一收件、后台分类处理,统一窗口出件”的模式,制定“一窗受理、集成服务”改革所需办公场地的改造升级方案,设置咨询引导区、前台受理区、后台审批区、网上自助服务区、商务区等功能区,对大厅现有的办公电脑、叫号机、查询机等硬件设备进行更新,最大程度便民利企,变“群众找部门”为“群众找政府”。根据综合窗口重构后的需求,选聘窗口受理工作和帮办代办服务工作人员,由市政务服务中心统一管理、统一培训、统一考核,建立一支专业化、高素质、复合型的政务服务队伍,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。对没有入住大厅的发改、国土等部门和供热、供水、供电、供气、有线电视缴费等便民服务事项,要限期入住,特别是公安部门,要积极推行大厅自助办理临时身份证等措施,切实提高服务群众水平。

(四)突破投资项目改革。由发改部门牵头,国土、规划、环保、住建等部门配合,借鉴杭州市滨江区的“三提速+把好四道关”做法,尽快研究制定优化投资项目改革方案,切实在优化投资项目审批流程,简化办事环节,缩短审批时间,提高办事效率上下功夫,务求今年取得突破,力争将社会投资项目的审批时间由过去的8个月缩短为100天左右。借鉴义乌市做法,在市开发区推行“标准地+承诺制+代办制”投资项目审批模式。市发改委要尽快和市政务服务中心协商,提出投资项目服务事项入驻大厅的方案,力争上半年整合组织各涉审部门整体入驻政务大厅。

(五)强化技术支撑。尽快成立市大数据管理局,按照集约化建设、集中式管理、一体化服务的要求,对各部门现有专门电子政务工作机构进行整合,负责全市信息化建设,信息数据的采集、存储、使用、开放、共享、应用研究开发、产业服务等管理工作;负责政务服务网、中国·金昌门户网站、无纸化办公系统的建设和维护等工作,对政府数据平台进行组织实施,将各部门的数据归集到一起管理,实现基础设施统一化建设,数据资源集中化管理,为“放管服”改革强化数据支撑。

(六)加大宣传力度。建议在金昌日报、金昌电视台开设专栏,宣传报道市县区及各部门在“放管服”改革方面的经验和成绩,反映基层群众对放管服改革的呼声和评价,曝光个别群众反应强烈的行政效率不高,办事手续繁杂,服务质量低下的现象。要加大宣传力度,利用报社、广播电视台和各部门的微信公众平台,悬挂宣传标语、摆放宣传专栏、发放宣传资料、现场咨询答疑,在群众密集场所的电子屏、公交车电视上循环播放“放管服”改革标语,切实提高群众对“放管服”改革的知晓率。对“放管服”改革群众满意度进行全面的调查,通过现场咨询、发放调查表等形式,掌握第一手情况,提高工作的针对性。

(作者系市委常委、常务副市长? 马得明)

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